词如其人,隐藏着多少往事如梦宋词背

2023/11/20 来源:不详

词如其人,隐藏着多少往事如梦-------《宋词背后的故事》相比于唐诗的工整美,宋词更有参差错落的韵味。词萌芽于南朝,繁盛于宋朝。宋代从朝堂到坊巷都不乏传承至今的名篇。作为宋代盛行的一种中国文学体裁,宋词是一种相对于古体诗的新体诗歌之一,为宋代儒客文人智慧精华,标志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。宋词句子有长有短,便于歌唱。因是合乐的歌词,故又称曲子词、乐府、乐章、长短句、诗余、琴趣等。《宋词背后的故事》》通过50首经典宋词的讲解,剖析词人当时的社会身份、历史背景和人生经历,了解宋词背后的故事和人物命运,揭示出词人写作背后,隐藏着的诸多往事悠然,在跌宕起伏的历史长河中,尽情回味韵味悠长的中国文化。“以宋词见证宋史,以词人见证宋史”李煜、赵佶、晏殊、范仲淹、王安石、司马光、欧阳修、晏几道、苏轼、李清照、岳飞……这些中学课本中耳熟能详的词人,是在怎样的情境之下,才吟诵出了如许的千古名篇,文字背后又蕴藏着他们,当时怎样悲欢离合的情感。让我们透过《宋词背后的故事》,通过欣赏宋词,穿越时空,去发现一千多年前,那些才华横溢的中国词人,通过宋词表达出的所思所想、所困所悟,在不同的时空里,感受他们丰富的内心世界,了解宋朝历史,回味当时的传统文化。确切的说,让宋词登上文学大雅之堂的人,是南唐后主李煜,作为亡国之君的哀叹,从千古绝唱的《虞美人·春花秋月》春花秋月何时了?往事知多少。小楼昨夜又东风,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。雕栏玉砌应犹在,只是朱颜改。问君能有几多愁,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。到追悔莫及的《浪淘沙·帘外雨潇潇》帘外雨潇潇,春意阑珊。罗衾不耐五更寒,梦里不知身是客,一响贪欢。独自莫凭栏,无限江山,别时容易见时难,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。这两首词,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名篇,甚至第一首词还被谱成曲,分别被邓丽君和王菲演唱过。作为末世之君,李煜具有很高的文学才华,他开创性地把宋词从“伶人之词”变成了“士大夫之词”,最终被当时的社会精英阶层所接受。李煜作为君主是不合格的,但作为词人却是首屈一指。我们都读过《岳阳楼记》,文中有这样一段话:“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,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,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,是进亦忧,退亦忧,然而何时而乐耶,其必曰: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”,最后这句话实在是太有名了,影响了千千万万的人,已经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,《岳阳楼记》的作者就是北宋的政治家,文学家范仲淹。在历史上范仲淹被称为北宋第一人,他的人生是心怀天下苍生,奋斗不已的一生公元年,范仲淹挂帅戍边赴任延州。此时他已年过54岁,满头白发,挑灯填词,写下了这首渔家傲·秋思,塞下秋来风景异,衡阳雁去无留意。四面边声连角起,千蟑里,长烟落日孤城闭。浊酒一杯家万里,燕然未勒归无计,羌笛悠悠霜满地,人不寐,将军白发征夫泪。这首词也被人称为“真将军”之叹。范仲淹的词,风格诚挚真切,直接影响了宋代豪放词和爱国词的创作,他的词留存于世的较少,但每一首都是精品。范仲淹当时的官职相当于大军区司令员,作为武将,却写出这样一首思乡忧国、场面壮阔,充满英雄气概的词,不能不让人心生敬佩之情。通过《宋词背后的故事》,可以详细了解宋朝的历史人物,重大事件,自然风光和生活习俗,通过欣赏这些名篇佳句,感受宋词的独特魅力,提升自身的文学修养和提高写作水平。说到宋词豪放派,辛弃疾是抹不过去的一个里程碑人物,他与苏轼合称“苏辛”与李清照合称“济南二安”,他被人称为“词中之龙”,现存有多首词作,论存世的数量,冠绝两宋。青玉案·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,更吹落,星如雨,宝马雕车香满路,凤箫声动,玉壶光转,一夜鱼龙舞。蛾儿雪柳黄金缕,笑语盈盈暗香去。众里寻他千百度,蓦然回首,那人却在,灯火阑珊处。这首词,时至今日仍被大家反复引用,词中描述的画面,依旧能打动无数人的内心。这是一首至今人活在人们心中的名篇。小的时候,每次元宵节观灯,或者看晚会,父母总要不厌其繁地把这首词拎出来应时应景,再琢字酌句地念给我们听,一直以为,这是辛弃疾写给思慕爱恋之人。后来,才知道,这是一首别有寄托的词,辛弃疾假借对一位自甘寂寞的女子进行寻求,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高洁志向和情怀,站在灯火阑珊处的那个人,正是对他自己的一种写照。根据历史背景可知,当时强敌压境,国势日衰,而南宋统治阶级却沉迷于歌舞享乐,粉饰太平。洞察形式的辛弃疾,力主抗战,屡受排挤,但他矢志不移,宁可过寂寞的闲居生活,也不肯与投降派同流合污。当时的他不受重用,文韬武略施展不出,心中怀着一种无比惆怅之感,所以只能在一旁孤芳自赏,就像站在热闹氛围之外的那个人一样,给人一种清高、不落俗套的感觉。词人写出的情感,不只是眼睛所见的景象,他们往往会把自己内心的情感,春秋手法带入到文字中,赋予词意深处更多的含义,不仅仅是在重大事件发生时,才思泉涌,他们在各种节日氛围里,也一样的有着强烈的书法自身情感的欲望,无论是在节日里享受美好氛围,还是独自彷徨复冷清,都能迸发词人内心的情怀,成为写词的绝佳时刻,留下千古词话。宋词,本身是一种配合音乐的文字,为了能与旋律和谐,会特别注意彼此之间平仄的运用,每个词牌名都有各自的节奏,必须依照旋律填写适当的歌词,还要注意前后联系和条理性,所以,能写出传诵至今的绝妙好词,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儿。《宋词背后的故事》,通过对宋朝皇帝、宰相、将军、百姓等不同类型的人生经历,进行讨论、分析和评价,品味不同人的多样人生,实现古今思想火花的碰撞。宋词虽然是一千多年前的宋代人写的,这些宋人也早已离我们远去,但他们却是那个时代最才华横溢,代表着士大夫阶层、学识超凡脱俗的人群,他们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-----宋词,使我们能够透过一首首宋词背后的眼睛,看到一千多年前宋朝的那个世界的模样,了解他们在那个时空里的所思与所想,就如隔着千年的时光,与他们面对面对话一般,这种感觉特别的奇妙。宋词,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最光辉夺目的明珠,它始于南朝梁代,形成于唐代而极盛于宋代。在古代中国文学的阆苑里,它是一座芬芳绚丽的园圃。以姹紫嫣红、千姿百态的神韵,与唐诗争奇,与元曲斗艳,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,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学之盛。作者杨国振,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,从事时政分析、学术研究二十余年,成果丰硕,对中国历史、传统文化等有比较深入的研究。作者陆晨昱,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,出版有《寻道问心》等专著,是传统国学和国术的传播者,同时也是喜马拉雅认证主播,主讲国学和传统文化。

转载请注明:
http://www.3g-city.net/gjyzz/6587.html
  • 上一篇文章:

  • 下一篇文章:
  •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

    温馨提示: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
    版权所有2014-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-6
    今天是: